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设计入手?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16 22:55:35

  读前须知:这是一篇讲设计方法论的超长文章,完全看完消化有一定难度。当你做设计被困住时,或者跌了跟头爬起来总结教训时,bck体育官网入口回过头读读这篇对应的部分内容,会有新的感悟的。这年头写长文干货论证方法已经没有太多人看了,算作我个人离开建筑设计行业前的一次总结。

  每一个学生在设计学习生涯中,都会又可能遇到被老师追这问“概念”是什么而不知道如何回答的窘境,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想象下面一种场景:

建筑设计如何从概念设计入手?

  当你花费巨大精力熬了无数夜到了最终评图,主打分的老师指着你的图纸问“你的概念是什么?”这时你你脑袋里仿佛被一万只曹尼玛踩过后的懵逼“我这设计不是你让我这么一直改的么”。最终你不顾这莫名其妙的委屈,老脸一横心想长痛不如短痛去他个去,鼓起勇气问:“老师,什么是概念,我该怎么做才行?”

  这时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老师那陷入座椅的身体微微向前倾,面带微笑,扶了扶那金丝边眼镜,眼神无比的澄明:“这个概念,啊,需要你自己在学习和设计中慢慢领悟,(因为我也不知道哦)”

  提倡概念,玩概念,似乎应该属于建筑玄学。而概念设计是不是这样,先来看一张表

  这张图是RIBA Plan of Work 2013即2013年制定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工作流程,其中第二项(第三步)清晰的写着Concept Design,概念设计,下图详细阐述了这一过程。

  著名UCL毕业生聚(shou)集(ge)地(ji),接收外籍移民建筑师的良(xue)心(han)企(gong)业(chang)Foster + Partners,2018年营收在2.3亿美元(16亿rmb),670人的团队人均年产值相当于238万rmb(34万美元),即使用的这套标准。这总归不应该是玄学的设计方法吧。(数据来源BD online)

  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概念设计,本身就属于一个稳定的,高效的,易于协作的工作流的一步,是可以被学习和运用的.

  看到这里,即便是对于学生阶段来说,水电暖和报价都不用管,仅注重设计策略即可,很多人仍旧不知道怎么去做,即便给出 Project Strategies 的范围在 声学,防火,运营维护,可持续,管理和技术等方面。

  首先不会的原因,概念设计仅仅是RIBA里的第2部分,完整的设计需要从其0部分开始,即“策略阐述(Strategic Definition)-准备任务书(Preparation and Brief)-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因为篇幅原因,我不再对RIBA设计流程本身做过多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身去参考一些RIBA设计流程说明。(任务支线:RIBA设计流程研究,重要程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些信息需要系统性的处理,而非每一条单独去考虑,即必须建立系统性的工作流程,接下来我将系统性的来阐释概念设计这一设计前期的必要流程,系统性的理解问题可以帮助建筑师梳理已有知识,建立起个人的思考方式,并最终演化成属于个人或公司特色的稳定工作流。

  而概念设计本身,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需求,解决问题。概念设计可以让个人和团队明确所面对的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团队目标,将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和转换后,与项目的相关人员如设计师,结构师,水暖电和甲方等进行高效的交流。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你永远不可能准备万全才去做一件事。所以很多时候,你不可能一步就完成任务书(Brief),也不可能直接一步就设计出最终结果,任何设计本身,随着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与他人的交流,都会产生新的想法与解决可能性。这时候你需要通过反馈不断修正你的每一步,在时间和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即时反馈既是这样一种设计流程机制,帮助你完善设计本身。同样,考虑信息反馈,也会将信息做概念化的凝练以便于传达沟通,比如提到悉尼歌剧院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和贝壳或者帆船有关。如下图

  以上的ABC原则和FBI原则都是我瞎编的(并不),是为了更好的记住概念设计最核心的关注点.考虑到需求,沟通,协作,周期,成本等其他一些因素,这两条原则会被扩展成下图.

  仅仅理解图中这些文字概念并非明智之举,而是通过不断的工作与学习来加深理解,做到知行合一。

  况且,这只是我个人思维模式,学习不是复制,而是通过我给的案例来理解知识本身,你会写出属于你个人的原则,同样,应对不同的项目和时间,我写的原则也会发生变化与迭代。

  而这里知识的本身,也被我高度压缩成了ABC原则和FBI原则。原则是做事情的标准,就像你可以熬夜赶工72小时不睡,但不可以长期如此,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睡觉拉粑粑,不能违背人的基本生存规律,毕竟人不是机器,你也没有马云爸爸007的资本。

  建筑师在日常实际工作当中,尤其是和甲方对接的时候,是非常需要‘概念’来快速传达设计的主旨。灾难式的汇报源于这样的场面,当你指着平面图,连续熬夜有气无力的跟甲方汇报:爸爸,您看这里是商业,这里是中庭,这里有个大台阶人可以坐着休息,这里有个通高两层玻璃幕墙可以看到...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你讲的这都是什么,懂不懂设计啊,我没你这样的儿砸~!你无比委屈,想想当年在学校里设计课随便就拿90分以上,顿时手脚冰凉,觉得这个世界没的好了。

  平心而论,你的设计非常不错,只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一场良好的沟通往往在刚开始就定调了,而且,信息交流的原则之一就是高效。悉尼歌剧院的例子上面举过了,这次我们用城市举例,一个城市的一片区域尚且需要一个标志性建筑让人一眼认出,巴黎凯旋门伦敦大桥上海东方明珠北京水煮蛋,你的设计怎么可能寄希望于用信息地毯式的轰炸甲方让他理解呢。

  概念本身是设计思路与过程的高度凝练,是为了清晰表达,近些年常见的拿概念故弄弦虚反而成为了下品。这种你可以直接糊脸问他想表达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当他自己都解释不清,要么他真的是学术大牛,跟你的语境不同,要么他就是找抽。学术大牛就那么几个,所以大部分是找抽,这种拎不清的拖出去打一顿就好了。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实践性设计,真正的学术大牛也肯定讲基本法,把概念这块讲的一听就懂。举个我之前参与过的一个中标设计,概念即为“开合之道”,采取大开放小围合的策略,将其他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压缩整合,一下就打动了评委。这时如果你讲把建筑场地大面积开放给市民,办公区域围合成内院balabala,评委只会用哈气回应你。

  完整的任务书,尤其是低年级的任务书,往往会把要求写的非常清除。做什么建筑,做多大,功能有什么,一般都写的非常明确,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只要满足任务书上的需求即可。

  常见的设计委托任务书,或者国外读研常见的任务书,往往给定的一定的方向,起着导向示范的作用。尽管现在很多甲方会委托策划来和建筑师对接,但仍旧需要建筑师把类似导向性的任务书转化成为可实用的任务书,即给出技术指标(即做什么,细分什么功能,做多大面积,停车位多少等等),这往往也是卡住很多人的地方。

  一般来讲,由开放性任务书转换成完整任务书并不是一步就完成的,根据和业主的交流与对问题深入调研理解,任务书会不断的进行修改,尤其是在概念设计阶段,所以这一阶段务必完善好任务书。记住:

  在方案细化阶段返工重做流的每滴泪,都是概念设计阶段没搞清任务书时脑子进的水。

  当然也可能是业主在项目对接时喝的二锅头的量,所以从务必抓牢信息源头,尤其是有条件写进合同,受法律保护最好,尽管很多时候这只是奢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依据的准则/标准(再次强调)。任务书细化的准则可以来源于对对问题的深入调研,比如对某种特定建筑的调研,对特定场地的调研,对特定使用人群的调研,诸如此类有用的信息都可以帮助你更清楚的理解问题。调研(Research)也会兼顾他人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比如SANNA为什么把建筑做的这么轻薄,用了什么材料和建筑技术(重要),是应对什么社会性的思潮,比如面对经济衰退的日本而产生的刺激消费文化与强调个人意识的感官文化;或是受了什么人的影响,伊东丰雄,菊竹清训等日本白派的由来,及设计准则。甚至批判的来思考,如果从全球可持续化和环保的角度思考,轻薄的建筑是否需要更多的成本和能源维护,这种为了形态而牺牲建筑本身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否正确或者有更为折中的解决方案?对,说的就是你们,设计就会玩模糊建筑边界,搞暧昧,搞暧昧,搞暧昧(痛心疾首的敲黑板)!

  如下图SANAA的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增建,从悉尼多灾天气(雷暴,强降雨,鸡蛋大的冰雹)和夏季气温过高来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应对较差,需要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耗。

  细化同样可以来自于个人兴趣,比如,对赛博朋克感兴趣,那么就问问自己,是对具体到什么感兴趣。比如对其科技风格感兴趣,那么再往下深挖,这种科技是什么,是立体投影,飞行装置还是其他,风格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特定的配色,为什么赛博朋克给人一种黑暗压抑感,细分下去你会发现这个是个科技高度发达,但社会结构都有一定破坏的年代,那又把问题深挖到了讨论科技和个人与社会关系(过了过了),再由此种关系引发承载某类事件的场景,完成对场所的理解,最终细化成为设计的准则。赛博朋克既成为了你设计的主题风格,又引发了你对其背后的思考,找到了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在校园里每个设计的周期有限,在公司开展一个新项目去问老板要资源也是有限的。记住下面这个原则。

  STIM原则,即在人力(Staff)不足,时间(Time)不足,信息(Information)不足,资金(Money)不足的情况下展开工作。没错这还是我编的,这本是一道管理学问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事情做成。

  首先要控制的是对设计问题尺度的把握。设计者因缺乏信息以及系统性的理性思考,往往过分简单或者复杂的看待一个问题,俗称拍脑袋。比如,设计门把手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无脑拔高到以上高度:

  可以看到后面已经开始建筑玄学了。设计师常犯的错误也就在于无法定位问题的尺度,其本质在于没抓到问题关键所在,或是在用宏大的叙事掩饰自己的无能。《人民的名义》里的孙连成,身为区长仰望星空却连一个小小的服务窗口都搞不定,把人生价值拔高到宇宙中去,看似泰然自若实则逃避问题而已。而有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如果消极怠工,破坏力可想而知,联想到近期疫情期间种种闹剧,确实令人不禁感慨。

  在资源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将问题准确描述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系统性的角度来思考,该问题一定可以被拆解,从重要性和优先级来看,我们需要抓住主要矛盾。问题拆解和抓主要矛盾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质,因此讨论和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结合上面的Scenarios的讲解,以及下面的内容,对建筑学的拆解任务和抓主要矛盾都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但还是推荐大家去做做更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践,对个人能力也是极大的提升。(任务支线:自行搜索和学习如何拆解问题和抓住主要矛盾,重要程度:★★★★☆)

  除了任务书要求的用地性质,建筑类型和功能面积等经济指标外,以下但不限于的要求同样需要再设计之前做信息整理。

  内容并不多,主要从场地现状和法律规范出发,但属于犯错大概率方案会死(指的是实际工作中,学校里作不作死看运气),所以需要谨慎对待。

  调研的内容这里并不要求全面,而提倡在时间精力允许和感兴趣的前提下,对场地相关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做可能性的调研。这些潜在的因素有助于你发现需求,形成设计独特的概念主题,甚至可以推翻一些硬性指标,但并不要求为了调研而调研。

  在做概念设计期间想法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有可能这些想法各成体系相互矛盾,因此需要坐出一定的筛选。

  首先仍旧需要强调的是,回归问题导向,你的设计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回到我们上面提到的场景中尝试去思考,并找到相应的案例和论据来证明你的想法。

  同步进行的是问题可否拆分,这里我们借用一个褚冬竹老师提到的回归建筑问题模型(《开始设计》P106)。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存在于一个建筑上的六个基本的“标签”——内部、外部、功能、形态、用地、结构...

  由于“功能、形态”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目标,将其置于三队关系中间。于是,这三组概念便构成了八对组合关系,如上图。

  ...通过它们实际上罗列出设计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不同方向。其中有一些关系是熟悉的,如“内部-功能”、“外部-形态”、“形态-用地”、“形态-结构”这几对关系,也是老师以及教材讲述最多的内容。

  为什么不是单纯地研究这六个概念,而要强调其间的关系?这是因为设计要素不可能单独存在而不受其他要素影响。...在这八对关系的提出上,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将组合关系罗列完全,比如要是将类似于“内部-形态-结构”这样的三者联系起来看,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将会更高。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建筑思考模型,可以迅速的将问题从场景模式对应到建筑设计能力上,同样的,也方便了寻找案例参考,比如就盯着“内部-功能”,可以找到一堆类似的参考案例,这样就把问题具体化了,而不是无原则的找了一堆参考案例,这也想搞,那也想搞,搞到最后...拖延症犯了。

  同样,这个模型可以用于理解一些建成作品,提供有效的系统思路,比如理解藤本壮介的一些作品,可以从“内部-形态-外部”“外部-形态-结构”来找到思路。

  综合考虑使用者,经济成本,施工条件等,对需求进行必要的取舍,决定哪些需要在设计中予以满足,哪些需要放弃。bck体育官网入口对各种需求,也需要进行拆分,合并,转化与提升。

  同样,需求并不仅仅是设计上的需求,也会有公司内部需求,甲方特殊需求,都需要进行考虑和筛选,为需求排列出优先级。

  再者就是概念倾向,bck体育官网入口需要保持统一的主题,风格与设定,不要引起“迷惑”的设计。比如在医院里设计个交流用中庭,你是想交叉传染养蛊还是怎么滴,和疗养院搞混了。亦或者在商业空间里搞出一片纪念性极强的“神性”空间,你是怕业主爸爸还没凉透还是咋地。

  这种不同风格的碰撞尽管在以后看来或许会创造出新的文化特征,但是在当下来说,还是要考虑可行性,在没有贵人和名气的保驾护航的前提下尽量做自己本分的事情。毕竟,拿着机枪突突突可不是甘道夫的设定。

  关键词既是对信息的高度概括,或者是文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可以用爬虫识别词频,配合齐普夫定律做定量研究)

  在概念设计中,关键词应该紧扣任务书与“场景”,提取出个人认为的关键信息,关键词极有可能会直接影响你描述概念的那个词组或者那句话。

  关键数据即经济技术指标,有多少功能需求,面积做多大等。对于成熟建筑师应该会看到数据即对建筑有很直观的概念,对于新手来说,不提倡也不反对自虐式抄图,推荐用@文嘉宝,我天大同级的牛人,教我的一招非常直观的方法。

  上面那张图并不需要这么具体的设计,只要是简简单单的色块即可(作为八百年没用过SU的人,加上最近没法科学上网,我就偷懒不画色块了)再来三例

  提取关键词和关键数据的目的都是帮助你精炼信息,找到更为准确的案例,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意向图组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帮你更明确设计目标,借鉴前人经验,另一个就是可以快速和别人交流,获取反馈意见。

  意向图组应该明确到你接下来要解决的设计问题。比如在提取关键词和关键信息中,都可以用来确定意向图组。

  错误的意向图组如下,比如你要设计一个剧院,就把所有有关剧院的图都放到一起,不是不可以,但是会让对问题的理解混乱。

  正确的意向图组如下,对一个问题采取正确的收集,可以帮助你更准确的去理解问题和借鉴前人经验。比如,以下图组就清晰的说明了用砖石表皮做一个中小尺度剧院的意向。

  意向图组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去明确问题,与业主和各个合作人员交流。毕竟,图像远胜于文字和口头描述。对意向图组内某个特定案例的研究,即使常见的“案例研究”。带有极强目的性的案例研究,会为你节省大量时间,是必须要去做的设计步骤。对案例的借鉴并不等于抄袭,而是可以给予你对问题深入了解的自信心态,而这种心态之下,对设计的把控会更为完美,产生更多灵感和新的创造。

  迭代(Iteration)这个思想其实贯穿于整个设计,不仅仅在于概念设计阶段。其实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就已经明白了,明确问题的三部其实是循环往复的,而且并无硬性的顺序要求。比如本身你对问题就不甚明确,则可直接从案例研究的提取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入手,配合案例明确问题。新发现的案例可以加深你对问题的理解,就想RIBA工作流一样,是可以反过来修改任务书的。

  深化理解问题,并验证自己的设计约束,找到可以支持的论据和设计出发点,提出你的宣言(Manifesto)。

  (任务支线:跳出建筑师身份,以传播学和宣传的角度,理解祖师爷柯布西耶如何搞营销。新建筑五点香不香,CIAM是个嘛玩意,圈子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必须是物质利益么,重要程度:★☆☆☆☆)

  后面可以的话请看下面这个补充视频吧 没写的部分我转成视频了 很多观点仅仅是我个人观点 而且我也是离开了建筑行业 全当一家之言好了 如果能有帮助我深感荣幸 如果需要勘误请务必指正 非常感谢

  Our Damn Nature (我们生性如此)里举了Zaha广州歌剧院的例子用来讲述的是一个概念在没有能力被贯彻下去时可笑的收尾。这是我们现在提及建筑创意就喜欢到愿意去舍本逐末的一件事情。并不是说亮点不应该有,倒不如说怎样的亮点才是站得住脚的。

  对于学生来说,我在这里并不是打枪你老师,我觉得你的老师可能的意思是不满足于学生作业太过中规中矩。而你可能缺少的就是一个突破口。大概举几个例子。

  读master的时候,课程设计是一个科技实验大楼在我们学校某个校区的一块草地上。很多同学没有发现哪里有一批加拿大鹅(canada geese,据说还是英女王送的),我记录了鹅的数量,生活规律,又上网找了资料看它们和人类可能的距离,我的新出发点就是怎么样建一个新房子不惊扰到鹅,这就直接影响了整块基地的使用关系甚至建筑形态(后来采用覆土建筑)。我记得一个本地建筑师评图时问我那修房子的过程会影响到鹅吗?我已经准备好了鹅的警戒距离和加拿大鹅迁徙的习性研究,预想了施工周期。

  库哈斯波尔多住宅的业主是轮椅的使用者,在这个项目中库哈斯不但设计了轮椅高度的视角能开到外面的窗户,还在核心位置设置了可升降的工作平台并配备了通告的书墙。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结构体系。

  瑞士的KEREZ最近在河南郑州接的活,一个高层,他首先反思的是普通梁柱结构在这种楼层垛叠的情况下的不经济和臃肿,有探讨了高层建筑受剪力和压力的影响。他的解答是利用斜拉杆和斜撑杆建立新的高层结构(后来演变成类似刚性三角的设计)下密上疏力学合理,特别是由此把核心筒的从结构必要性释放出来,平面(第一版)真的帅爆了。

  你当然可以说要是我的基地上没有鸭子,没有腿脚不方便的人我又不懂结构那我怎么找到我的“概念”?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举例的出发点都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往设计本身上施加限制条件?这样的限制条件让你如鲠在喉一旦发现无法忽视,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解答它,这样就迫使你走出你习惯的定性思维,寻求改变。这样的限制条件可能来自于基地上的一棵树,业主家星期天的惯常活动,又或者任务书里一个面积指标的不清不楚。有多重的可能供你去挖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突破口可以伴随你的叙述,你可以把评委or老师or甲方带入到你的故事里,让他们接受你的设定(如果这个设定是有道理的话。)Ken Robinson(教育学家)把创造力定义为大脑形成所谓“原创的”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就是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并整合出带有相互作用的结论。

  这个是建筑学最搞笑的一件事情,也是建筑学里最常见的一件事情。同时具备这两个属性的事情,就是建筑学教育的日常。

  一个东西,天天念,天天扯,天天吹,然后仔细问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多问两次保证就说不清楚了了。这种东西在建筑学里比比皆是,不信把那些高大上的概念翻出来,用“五部提问法”细细推敲下,看看能问到第几步。还是用另外一个解释不清楚的概念来解释!

  这是建筑学的惯常操作,因为建筑学还停留在300年前,300年前搞不清楚的事情,建筑学现在也没搞清楚,更悲剧的是,建筑学认为300年前没搞清楚的事情,现在也搞不清楚,也没必要搞清楚。

  怎么个信发呢,天天念,天天念还不信就天天抄,熬夜抄,很多人一起熬夜抄,还互相攀比抄的自虐程度,你熬夜2天不如我熬夜5天,你拿白纸抄不如我更贵更好的纸抄………………抄个5年,看你信不信!

  但是都过了300年、,很多300年前搞不清楚的事情,现在已经可以搞清楚了,也必须搞清楚。

  那么开始提问:什么是概念设计?我相信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或者就是晦涩难懂。

  那么再问的具体点:怎么从概念设计推到建筑方案,再变成一个建筑? 我想到这一步,很多人可能都清楚怎么回答了,有很多专业书也详细的阐述了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换个方式来拆解这个问题。然后用类比的方式来分析。“概念设计”是一个虚的东西,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东西。而“建筑”则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东西。

  那么从“概念设计”到“建筑”,其实就是一个想象中的东西怎么变成现实中的东西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很多很多,广泛存在于人类世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有能力把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说的哲学点,概念设计到建筑,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概念设计就是那个“无”,而“建筑”就是那个“有”。

  估计这种解释,还是有很多人想不明白。那么再类比一个你们最熟悉的:你们为什么要读建筑学,为什么要熬夜肝图?是什么驱动你们做这个事情???

  是什么样的信念,驱动你的采取了读建筑学的行动?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你们熬夜肝图?是什么样的概念、理念、信念、目的、目标……,让你们有了这种具体的行动?

  什么样的概念、理念、信念、目的、目标……,让甲方认可你的设计,付你设计费?

  概念就是一段信息,用来指导或者引领行动,而概念设计,就是构造这段信息的过程。

  从概念=》行动,这种模式,在商业上,叫做购买行为。有了购买的想法,然后掏钱。商业就是琢磨怎么把这个过程推的又快又好的。

  原则性和指导就是概念的关键,原则性就说明,不需要涉及具体技术实现细节,框个范围。指导就是价值判断,用来指明方向,便于在后期的深化设计中,权衡比较。

  概念设计要足够的抽象,才能作为指导性,太具体了就会限制死很多可能。同时概念设计又要足够具体,太抽象不具备可操作性。

  所以判断有没有概念设计的标准,不是脑洞开的大不大,脑洞够不够清奇。很遗憾的是很多建筑学老师对概念设计的判断标准,就是是不是一个足够大的清奇脑洞。只要这个脑洞足够大足够清奇,哪怕逻辑混乱瞎JB扯淡也是好概念。这是完全错误的。

  概念既然是指导从想法到行动的原则。怎么能乱来开脑洞呢?这是神经病的行为吧。

  结构化的意思就是,里面的信息是分层,然后互相之间有联系的,整个信息是一个整体。你不能说,你的概念设计有3条,然后3条之间毫无关系,然后3条里的细目录,也和总目录毫无关系,然后这些点之间无逻辑联系,无依据支撑,就像一通乱麻一样的搅在一起,充满各种高大上词汇,用无法理解的方式堆砌在一起。(我说的是什么???呵呵呵)

  你的概念设计,只要有指导性,能够作为原则,同时结构清晰,依据充分,就是一个好的概念设计。毕竟,天天在脑子上打洞,会得病的!。

  结构化 我再强调一遍结构化,很普通的东西,用结构化梳理一通之后,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的细节,进而发现很多盲点。这涉及到人的认知模式,人在认知过程中,99.9%的信息是被滤掉的。而结构化是避免这种生理过滤模式影响的重要工具。你多掌握几种结构化的范式,会发现很多你的思维盲区,这个不要偷懒。

  概念设计会回答三个问题:为谁设计???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么设计了会有什么反馈?这三个问题可以把概念锁定在一个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后面的所有设计行为,都在这三个问题的指导下,不断的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将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建筑学的同学要学会问这三个问题,可以在设计课上把大部分老师怼的哑口无言。

  设计过程越到后面,越实体化,参与人越多,投入越大。所以不要学某些建筑师漫无边际形而上的发散,他们不会支付你设计费。能掏钱给你的是甲方爸爸。

  那么概念是怎么来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想想中,但是并不是不存在,说概念是“无”只是相对于建筑的“有”,并不是真的不存在。现在信息论大家都很熟悉。说概念是一段信息,现在的人比100年前的人,认知具体直观的多。

  怎么从未知这个“无”中构建概念这个“有”呢,又是一个无中生有,只是这个无中生有,和上一个不是一个层次,所以,语言往往是匮乏和扭曲的。

  现在大部分设计领域,用的方式叫做“分析式设计方法”。具体的操作就是收集限制条件,分析甲方需求,把边界条件和需求不断的拆分,然后用结构化梳理,找出方向。这个过程会重复迭代很多次。每一次迭代都会离目标更进一步。每次迭代中,也会用开脑洞的方式,进行多方向探索。

  具体步骤我就不写了,有详细教程。(相信我,交互设计的类似教程比建筑学的好得多的多的多,交互设计使用认知科学分析思考过程,建筑学还在玩磨性子讲悟性。)

  这本书只是目录,里面的每个步骤请去找相关专业书。相信把这些书全部看完,对设计就会觉得神清气爽。

  虽然互联网时代鼓励分享,但是法不可轻传,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开这种25*10。

  抛弃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试图通过艺术性的创造来得到自身溢价,掩盖产品质量不足的事实。

  不管建筑师是不是故意凹高冷人设,这帮画图狗对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都有点儿误解。

  至少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总有种站在凌霄宝殿俯瞰众生,已然得道成仙却不得不下凡历劫的尴尬——时不时就流露出“这片鱼塘都被你承包了,不必谢我”的荒谬自信。

  就像虽然说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交网络,但不代表我们就要像个行走的二维码一样随时随地的准备着搭讪或者被搭讪。

  更可怕的是,我们吃了一半人间烟火的建筑师也敏锐的只捕捉到了这句话的前一半,然后各大公共建筑就在大型相亲现场的路上越跑越远。

  确实在某年某月某一日,天气正好,气氛也正好。图书馆上自习的某位小姐姐故意碰碎了观察已久的某位小哥哥的玻璃水杯,小哥哥趁机加了小姐姐微信。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也正好喜欢我;从此一起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于是为了提高碰瓷成功的命中率,建筑师们操碎了心:广撒网,多敛鱼。图书都是背景,读书就是浮云。舞台有多大,脱单的希望就有多大。于是,好好的图书馆摇身一变都转型成了非诚勿扰。没有大型网红社交空间的图书馆现在不配拥有姓名。

  同样的结论在社交空间的营造上依然成立。你以为只要空间够大,那么人们相互交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黑海明珠”瓦尔纳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海滩迷人姑娘更迷人;最重要的是景美价廉消费低。新图书馆的位置正好离海岸不远。基地面积2500 ㎡,旁边有17层的瓦尔纳市政府大楼。

  功能面积要求11100㎡,包括图书馆经典三件套:档案、储藏和阅读空间;以及达人必备人手一件的公共交流空间,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8500㎡以内就可以。

  也就是说,至少有7400㎡的公共空间需要建筑师自己去发(huo)挥(huo)。

  常规公共空间的组织基本都是围观模式,以花样繁多的中庭空间为代表:越往中心越开放,而周围具有功能性的房间则较为私密。

  划重点:某位日本建筑小哥想到了神来一笔——让限定中庭的围合构件转身背靠背,在保留中庭的同时又分组形成了n个比中庭更私奔但比功能房间更开放的次级公共空间。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转身这一个动作给公共空间划分了等级,从一个不设限的大社交平台分组管理成多个小社交兴趣圈。

  为了不与旁边政府大楼的方形体量冲突,所以建筑师选择了圆形体量,并划分功能。

  弧线与弧墙之间的缝隙形成通向场地四方的入口,进入图书馆中是一个通高空间。

  3-6层各层外围是形体错动产生的屋顶花园,弧墙将阅读空间和室外环境围合在一起。

  有恋爱神器小树林加持的阅读空间,还有不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隐私保护——再不成功就真的是注孤生了。

  7-8层青少年阅览室需要更活泼的空间,所以局部挖几个圆形中庭,形成上下通透的视觉环境。

  其实这种空间模式本身对结构形式不算太挑剔,感觉核心筒+柱网也完全不影响空间使用与体验。

  但日本小哥还是自己调整了游戏难度至hard级,护墙结构全部采用工字形钢,使得彼此搭接后整体结构更轻,坚持对无柱空间的执念。

  同时,工字型钢也有一部分用于隔墙,或者直接改造成书架使用,总之可以根据功能灵活变化。

  这就是日本事务所Suppose design office设计的保加利亚瓦尔纳市新图书馆竞赛方案。

  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图书馆从知识的权威空间变成生活的社交空间本是人性解放、自由平等的胜利。

  只是,随着我们对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复的社交空间的追求,难道不是又回到了另一种对强权崇拜的漩涡中?

  很多时候,拥有什么比需要什么确实更能让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都不记得去删除那些加了就再没联系过的好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最重要的朋友们分组置顶。

  以上内容节选于我们工作室的文章:《建筑社交的虚假繁荣:我并不想在图书馆里围观别人谈恋爱》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