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1-27 09:28:15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均得以极速增长。除此之外,其经济来源形式也由购物型往多元化消费型转变,商业周边环境和相关设施也朝着多功能、大规模和复合空间的方向前进。伴随着商业建筑的茁壮成长,与之相衬的商业景观设计也油然而生,它是基于现代商业建筑所做的景观环境设计,讲究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为基石,并通过综合商业建筑内外环境空间的资源,来满足商业形势和人们购物心态而实行的专门的景观设计。将商业建筑和商业景观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体现一座城市的进步性和文化程度,并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

  鉴于商业景观的重要性,本文就其相关内容展开浅析,首先引入商业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商业景观的构成元素,接着讨论其设计原则和目标,最后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意图了解商业景观的发展趋势,为往后商业景观设计留下些许借鉴和启发。

建筑设计行业前景分析十篇

  城市早期的商业交易活动一般来自于露天市场,最开始的露天市场功能简单,大多数属于只能提供单一交易活动的场地。如古希腊的阿索斯广场曾是露天市场,现转化为广场;中国唐代的商业建筑由于相关制度的取消,致使商业活动昌盛,到了宋代时商业建筑基本已经在城市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当时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就很好的反映此前热闹的交易市场风貌。自从那时,沿着大街小巷分布的商业建筑就以市街的形式而存在,并以此形成了代表性的城市传统商业街。而商业景观就是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即群众消费的场所或空间。

  商业建筑:指的是人类在城市活动赖以凭借的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分布最为广泛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备时代特征和活跃气质的城市建筑。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商业建筑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目前,现代商业建筑正在以时尚、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商业景观设计:它是现代商业建筑匹配的景观环境设计,在人造景观中极具代表性;空间形貌和商业景观是人们理念的具象体现,包含人类绝大部分情感、智慧、理想和想象。商业景观可以很好地体现一座城市的进步性和文化程度,并反映城市的精神风貌。总而言之,商业景观设计是以商业建筑周边的固定环境为载体,从美学、功能、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去探索物质与空间的组合,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一种诱人、舒适、丰富的购物体验和休闲、时尚、多元的购物场所。

  ⑴基面要素:指的是参与组成商业环境地面的元素,包括草地、广场、停车场、步行道和地形等,可以分为软质和硬质基面。软质基面是由大自然铸造形成或取自自然材料形成的基面。硬质基面是一种铺装了混凝土、石材、砾石、砖等人造材料的基面;

  ⑵垂直要素:形成商业环境空间的一种围合元素,包括商业建筑立面、栅栏、连廊、围墙、景墙等,如灌木、乔木等高度不一的自然植被围墙,或是水幕、瀑布等具有立体感的水景,甚至于新生代的垂直绿化;

  ⑶顶面要素:参与组成景观空间顶面的元素,如亭子、廊架、扇形植物、张拉膜结构、遮阳伞等。

  景观实体组成元素主要有植物、山石、铺地、雕塑、水景等,由于它们所占据空间尺寸、外貌、材料特点不同,在商业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也不同。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重点研究:

  ⑵水景设计:水是景观设计中最具想象力的元素。水景形体样貌千变万化,其光与影的特性是景观动态变幻设计的重要素材。商业景观中最重要元素就是水体景观,该元素在商业周边环境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最强。

  ⑶绿植设计:景观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为商业空间带来了丰富多采的景观风貌。同时植物凭借其生态效应,给商业环境带来了空气净化、气候改善、隔声减噪等功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⑴生态性原则:在满足现代生活和经济的快节奏、时尚华丽、人工智能需求的同时,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也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还是应该在“绿色设计”的号召下,坚持和发扬低碳节能、生态技术、绿色环保的原则。

  ⑷连续性原则:若是以景观视觉角度为着重点,商业景观设计既要具备时间的连续性,又要兼顾空间的连续性。

  3.2设计目标(实现商业建筑的盈利、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一体化、突出商业环境)

  ⑵考虑商业景观对游客和居民的吸引力,注重空间布置、购物体验、功能完善和商品展示等,以达到人气凝聚和品牌效应得到宣传的效果。

  ⑶处理好商业景观、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和谐关系,不仅需要考虑与城市的道路衔接,而且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一大亮点,成为集消费、休闲、时尚一体化的活动场所。

  案例简述:金轮大厦广场位于新街口的西南面,比邻金陵饭店并处于金鹰商城的对面。商场建筑采用城市商业综合体来设计,广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紧靠商业建筑,空间较为开阔,人流穿行于其中,布置有一个朝向南面的露天小舞台;另一部分则有较多的绿色植物。

  案例分析与评价:该广场充分考虑到城市功能,在商业建筑密集分布地段安排了一处绿色开放空间,可以达到令人放慢脚步、放松呼吸的作用。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广场的商业氛围不浓厚,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充分利用街边的展示,并且建筑物底层利用效果不佳,所形成的商业聚集效应不够强烈。

  现代商业景观设计是为匹配现代商业建筑所提出的景观环境设计,它以现代景观思路为基石,借助建筑物内外环境空间资源,来满足消费者购物心理和商家的经商理念做出的专门的景观设计。商业建筑和商业景观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达到商品信息有力传递、品牌形象完整树立,更能够展现城市的文化进步和反映城市的精神风采。

  [1]余刚.商业空间中景观设计的需求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山地建筑作为一种开发模式,有着一定的特殊价值和特点,近几年来作为我国现代商业地产建设的一种全新发展趋势,逐渐引起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

  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山地开发项目需考虑多种的外界因素,例如多,如地理环境、地质情况、自然气候、交通、供水、供电及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等,因此,在项目开发前需对项目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保证作出科学的决策。

  同时,与平地相比,山地建筑对施工工艺、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施工单位还应配备专业的机械和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作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前期结合甲方的项目策划对其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以保证项建设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问题。

  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保证平地开发与山地开发之间的协调性,同时要在尽量减少对于山地自然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为了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山地商业的建设进行总体布局规划,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设计应与区域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特别是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在充分利用山地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尽量做到景观优先、环境优先,在满足山地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生活需求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其舒适性、环保性与生态性。由于不同区域的山地所具备的基地状况有所差异,所以在山地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注重把握和利用项目所在地的地形与地貌,并且将其作为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另外,在山地住宅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中,还应注意与地区建筑行业发展的大环境相协调,加强住宅区域内相关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协调,还要尽量选用环保、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这是保证山地商业建筑生态性的重要条件。

  在山地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应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其居住品质,加强建筑、山水与人文之间的有机协调,这是保证山区住宅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在山地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中,难以把握规划与设计要点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也是提高其规划和设计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综合分析山地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山地建筑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商业行为,在进行具体的规划与设计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勘探,并且聘请专业设计与造价管理单位对于工程的整体开发成本进行科学的估算,以及其在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行情也要进行必要的预测。在山地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坚持市场先行的理念,并且对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严密的分析。

  为了满足山地商业建筑的基本建设要求,在其规划与设计中必须选择自然、生态景观较好的地区,而且要保证对于生态环境的科学开发与合理保护。在山地商业建筑的建设中,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选取短时期内可以进行有效修复的场地,以尽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投入。在山地商业建筑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对景观的经济性、环保性进行科学的预判,并依据其制定出具体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案,最后进行生态建设设计和土地复垦设计。

  山地商业建设必然会形成一个社区或群体,所以在其规划和设计中必须保证整体的思路,而且要保证社区内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备。在山地建筑的社区规划与设计中,应考虑以下问题:建筑的层数与高度、商业用房面积、居住用房面积、配套建筑面积、消防、电力、给排水、水土保持、容积率、绿化率及停车场等。同时,在山地建筑的社区规划与设计中,对于社会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通讯、交通等设备也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置。

  山地建筑一般布置在山的向阳面,坡度较陡的山体背阳的一面建筑几乎采不到光。山地上的建筑朝向应结合地形和景观综合考虑。设计规划中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进行核对,利用SETCHUP 日照大师对建筑立体日照情况进行初步分析,调整总图布局后,在通过当地指定的日照软件进行分层核算日照情况。公建中虽然对日照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建筑的功能使用和空间需求上应尽量满足,提升空间质量。

  山地建筑总平面布局一般遵循依山就势的原则。也就是建筑布置顺应等高线,避免垂直于等高线。顺应等高线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土方量,节省造价。山地建筑接地形式一般有:吊脚、窑洞、地表式三种。平面布局一般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平面按功能分成不同标高的体块,不同体块布置在不同标高处,再以连廊相连,体块之间有高差,体块内部亦可以有高差,以适应地形。在山地建造建筑,完全顺应地形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需要对山地地貌进行改造。一般做法是把坡地改造为几级台地,在平整的台地建造建筑,然后以道路、踏步连接不同标高的台地。

  山地建筑车行道路一般采用8%以内的纵向坡度,最大可以达到11%。人行道路坡度应当在15%以内,超过了就要设台阶。15%以内的人行道路可以称之为“无障碍人行步道”。为了保证道路的坡度,道路线型一般采用“S”形,以增加道路长度,降低坡度。车行道路能够环通最好,环通不了则采用尽端式车行道并设回车场地。在车行道路间及台地间布置人行步道台阶,使人可以采用最短的步行路径到达建筑的各个方位,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车行道路宽度最小4.5m,人行一般1-2m.如山地建筑为高层建筑还需考虑登高面的道路坡道、宽度及与建筑的距离要求。

  山地建筑停车一般采用路边停车,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的高差解决部分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如需大型停车场,应综合考虑在平地上集中处理或分台阶处理,同时。也可以根据地形采用底层架空停车或者半地下室车库。

  山地建筑要考虑挡土墙和截洪沟的设置。山地建筑容易受自然灾害侵扰。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那么就要在适当位置设置挡墙和截洪沟,防止自然灾害的破坏。同时根据工程经验,在考虑勘探本项目时应把周边的地质情况同时考虑在内,避免周边地质危险的隐患,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山地建筑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地质的多样,设计师单靠经验进行设计决策与判断已不能应对现实挑战。必须大力发展对各种技术媒介(如GIS, GPS, VR,遥感技术) 的开发运用,真正从技术上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选取山地建筑的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案例项目位于井冈山梨坪的A6、A7地块。A6地块设计一栋星级酒店,A7为酒店公寓及别墅,作为井冈山国际会议中心的相应配套设计。

  项目地块为山地,地形起伏大; A-6地块北侧与梨坪大道高差1-5米不等。项目场地内最大高差为33米,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场地南北向最大宽度约78米,东西向最大长度约200米,地块呈东西狭长的走势;

  A-7地块场地内最大高差为62米,整体呈南高北低。场地南北向最大宽度约247米,东西向最大宽度约300米。

  4、周边配套:相邻于国宾楼会议中心地块,环绕茶山,场地前方有古德咖啡、鑫湖居住小区等,配套齐全。周边主要树种为竹类,有着茂盛的风景林地,景观优势突出。

  用地出入口问题:项目用地只有一面与城市道路相接,三面环山。在北侧设置车行主入口,人行通过台阶及坡度联系各个标高的建筑。另一出入口设置于东侧的山体中部,与另一地块衔接,形成第二个临时出入口,满足总图规划的消防要求。

  车行道路问题:用地基本是坡地,高差较大。道路采用S形解决车行坡度问题,沿等高线展开分成若干台地,同时将台地沿道路标高适当放坡,以解决建筑入口问题。

  停车问题:由于用地全为坡地,一方面利用道路的局部设计临时停车,另一方面通过建筑与地形的高差关系设置多个半地下室停车库。

  环境保护:由于开发密度较大,将部门建筑集中设置,中央腾出集中绿地,保留原来的植被,分散式的建筑因后期施工场地等原因将破坏原植被,施工后采取用当地树种进行植被“还原”。

  日照设计:地块位于北坡,日照时间较短,建筑单体通过错开布局,采用吊脚楼设计抬高建筑等方式充分“吸取”阳光。采用SKETCHUP日照大师及天正日照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节能的要求。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保存城市工业文化特色、并重新组构产业价值,使工业遗址改造再利用,将是城市发展与特色营造的重大课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所谓遗址(Sites)即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1]。套用上述概念,工业遗址(Industrial Sites)就是人类工业活动留下的遗迹,其中包含2层含义:一是工业遗产[2](Industrial Heritage),属于不可恢复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棕地[3](Brownfields),属于可改造再利用的闲置工业土地资源。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就是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具有历史、社会、技术、建筑、审美启发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闲置荒废的工业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其空间主要包括场地、建筑、废弃工业设施、废弃材料、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景观要素。其内涵不仅仅是将废弃的工业空间改造再利用,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业遗址的艺术处理,延续场地的工业文化特色。

  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兴起,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国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4]: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地艺术家参与废弃地的更新实践,矿区更新运动与大地艺术结合;20世纪80~90年代,生态思想与生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德国鲁尔区的更新标志着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成熟;21世纪初,科技的发展和生态美学思想的普及,促进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繁荣。

  在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历程中,德国对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废弃工业设施的循环利用和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促成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容纳和集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和理念,将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实践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5,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遗址观设计实践,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德国的鲁尔区是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对于鲁尔区的复兴与其中的景观设计案例是国内关注的重点。王向荣[7]最早介绍了鲁尔区中的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和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含蓄地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师应该大胆探索并使用能“体现当代文化的设计语言”。丁一巨[8]多次介绍了欧洲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实例,特别是对德国做了丰富的研究,提出了“工业化的花园王国”概念。刘抚英等[9]结合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现场调研,重点分析了公园设计者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整体布局、生态对策、尊重自然演化进程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张艳锋[10]介绍了杜伊斯堡钢铁厂的改造,以期为国内类似的废旧工厂找到理想的开发模式。李建斌等[11]重点对德国工业景观的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从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业景观设计和建设2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罗萍嘉等[12]则从景观层次与废弃构筑物适应性再利用2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的设计手法。

  此外,张杰[13]从政策、规划思想和开发实践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伦敦码头区改造的发展过程,深入探讨了这一改造与英国总体经济结构变化尤其是伦敦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孙晓春[14]则对理查德・哈格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一划时代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在利用中合理保护”的做法值得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类似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学习和借鉴。虞莳君等[15]认为菲尔德设计事务所为纽约市清泉公园设计竞赛所作的获奖方案“生命景观”,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工业遗址再生的新范例。张健健[16]认为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获奖方案“树城”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方面,还是在城市废弃地的恢复和重建方面,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是中国最早改造工业遗址最成功的范例,其设计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等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手法,表现出人们在生态学更新设计思想、美学和艺术思想、多元化思想3个方面的追求,为工业衰退所遇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带来出路。简圣贤[17]分析了歧江公园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认为设计师对于场地的认识与解读存在不足,过多地强调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护工业遗产的原线]从建筑、文化和产业等不同角度对沈阳铁西工业区的改造振兴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手法。朱建宁等[19]介绍了改建日照市银河公园的指导思想,以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作为设计重点,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又与现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园。俞孔坚等[20]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的都市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体现了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新思路。于雪梅[21]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探讨了在旧厂房与旧仓库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的途径,并对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思考。李飞[22]把欧美出现的大多数工业遗址景观设计成果归为后工业景观的园林,认为这种园林流派立于功能主义之外而继承了文化。

  对工业遗址的改造是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影响从“环境生态原型”生发出来的[23]。包志毅等[24]对土壤基质改良、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种植技术3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环境生态特别是植被恢复角度探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与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不同的着眼点和理论背景。周曦等[25]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学的观点,对当前设计领域的所谓“生态设计”等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工业遗址景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是具体解决城市健康而有序发展的一个新手段,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景观设计领域,而更多的属于城市及全世界范围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是一个庞杂的学术领域和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需要更多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中国工业遗址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对工业遗址景观价值的认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目前工业遗址景观改造再利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人们在对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景观、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色,对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展开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

  [3] 牛慧恩.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1(2):30-33.

  [4] 梁芳.我国后工业公园设计探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5] 蔡海燕,彭震伟.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1999)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010)[J].现代城市研究,2007(4):82-88.

  [7] 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50-52.

  [8] 丁一巨,罗华.铁城景观述记――德国北戈尔帕地区露天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J].花园与设计,2003(10):11-13.

  [9] 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J].华中建筑,2007,25(11):77-85.

  [10] 张艳锋,仝雷,陈伯超,等.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旧厂房改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292-295.

  [12] 罗萍嘉,钱丽竹,井渌.后工业时代的风景――德国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J].装饰,2008(9):67-69.

  [13] 张杰.伦敦码头区改造――后工业时期的城市再生[J].国外城市规划,2000(2):32-36.

  [14] 孙晓春,刘晓明.构筑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理查德・哈格[J].中国园林,2004(3):11-15.

  [16] 张健健.从废弃军事基地到城市公园――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设计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6(3):94 -96.

  [17] 简圣贤,何志华.我国工业遗址设计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园[J].园林,2006(11):14-15.

  [18] 张艳锋,仝雷,陈伯超,等.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沈阳市铁西工业区旧厂房改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292-295.

  [19] 朱建宁,郑光霞.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1):18-24.

  [20] 俞孔坚,凌世红,方琬丽.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J].建筑学报,2007(2):27-29.

  [21] 于雪梅.在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J].德国研究,2006(1):55-80.

  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

  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为了更加融合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品位,往往要求设计师或者专业人员在建造之前融入自己的需求或者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所以,这样的需求就使得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与景观设计相互融合,两者最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独特的学科,创造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建筑作品,建造出真正优秀的建筑物。要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就必须要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现在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相融合,在保持传统思想的同时,要融合现代人们的新要求,再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这种方式在主要的景观部分体现的非常明显,同时也产生了建筑物景观化的趋势。只有加强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才能够改善建筑物实际建造中的所面临的困境,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完善建筑物的目的,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文化,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所处周围的环境以及景观的相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设计与景观相融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将主要的经历放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之上。他们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只是将景观设计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之上,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分离的情况。周围的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主动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使景观意识融入建筑中。在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单纯以建筑本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束缚,注重设计中的整体性因素。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分析和掌握,以整体的高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将被动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调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又或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都市建筑景观化的倾向。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无论材料、形态或环境效应等,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并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在建筑的设计规划过程中重视景观设计,了解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把景观意识真正的融入到建筑的整体规划中,就可以创造出精湛的建筑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的规划建设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真正的景观设计要求人们把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和伦理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建筑的价值。在建筑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要提升景观意识,在建筑建设中强调“提升景观意识”就是要让我们的建设理念更加完备,更加具有时代精神。

  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所以不能把建筑看做一个孤立的存在,要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的概念。建筑不能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而是要以积极的策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建筑师要摒弃个人的思想模式的桎梏,要充分的分析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

  我国的建筑有一些相似之处,大部分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而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建筑和景观均存在于环境之中,建筑与景观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融相契的关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并非以谁为主体,而是在和谐双线合一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1] 简馨凯.基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商业街景观设计是指对街道、建筑立面、各种商业店面、摊位、绿化植物、灯箱招牌、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品、水景等视觉景象进行形式处理和功能优化,使之形成具有良好观赏效果与多种功能作用的街区风景。它由街道地面铺装、建筑立面形态与色彩、各种商业店面形象、固定或移动的摊点形式、绿化方式和植物选种、广告路牌的控制要求、各种公共设施的形象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水景观设计以及市政要求与景观环境相配套的管网设计等要素组成。

  对于银川市商业街而言,其特征要求其兴建必须根据银川市内的区域经济条件、文通条件、消费状况、人居数量、人文背景、传统习俗、文脉遗址等基本因素,来决定其建设的规模和街区的形式风格。

  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从整体到细节都必须经历周密深入的思考。使街区景观从形式到观察视角都能充分地体现良好的设计感。商业步行街区景观设计大体分为6个部分:街区整体景观规划设计、步行街区道路及空地环境平面景观设计、店面形象及建筑立面部分改造设计、商业街环境中公共景观艺术品与造景设计、商业街功能设施的形式设计、街区环境的绿化配景设计等。

  根据我国目前步行商业街景观的现状以及银川市的地域景观特色及回族建筑文化,在景观设计时要把握以下几个表现形式: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从“建筑设计”到“文化设计”。

  2.2.1 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商业街作为城市道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城市线性空间的组成部分,其虽然是一条街道,但在建设时不仅仅要考虑街道本身,还要考虑到街道周围的道路和环境。实践证明,单纯的线性街道空间的吸引力相比于丰富的纵横结合的街道空间是很低的。街道上的空间毕竟有限,除了要满足正常的人们通行外,还要布置各种街道设施、休息设施,这就使原本紧张的空间变得更为紧张,种种情况迫使我们要考虑步行商业街以外的与其相连的横向街道空间,这样就扩大了原本单一的线性空间,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络状的街道空间。

  2.2.2 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保护生态,要从以往的“灰色设计”逐步向“绿色设计”转变。现代科技的发达与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城市景观建设的速度,但也给城市景观留下了许多遗憾,大量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运用,使人们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所以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运用银川市的地域景观自然要素(植物、水体)来弥补、缓和由高楼大厦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要实现真正的绿色设计除了增加绿化外,在景观设施材料的要求上,也要求是绿色环保的,垃圾箱也应是分类回收的,照明应是节能的。

  2.2.3从“建筑设计”到“文化设计”。银川市独特的回族建筑文化,是其商业街设计依托的精神支柱。所以,在银川市商业街景观设计艺术表现形式上,要充分的完成从普通的建筑设计到回族文化设计的转变。例如,将的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相融汇,通常采用白、蓝、绿等冷色调,在重点装饰的建筑商以彩画和金色花卉等图案。在商业街布局的完整性上,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筑以一定的中轴线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间序列性。其间每一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艺术特色,又井然有序,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总之,景观设计是城市开发建设、环境保护等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对于银川市商业街景观设计,我们要注重对其前期的综合分析工作,注重构思过程中的反复推理阶段,找出可行性方法。同时,在实际的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尊重和合理利用银川市地域景观特色及回族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更科学的运用技术与艺术手法,使得建筑同景观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1 魏雪琰.新建社区商业街规划与设计研究[J].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8(3)

  19 世纪后期,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一词由美国“景观建筑学之父”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时提出。1900 年,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景观建筑学专业,标志着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开端。

  根据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定义,景观建筑学是一门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学科,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和人工的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的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景观建筑学关注的对象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既强调人类的发展又关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景观建筑学的理论研究范围很广,它更侧重从生态、社会、心理和美学方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实践中有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层次,这个专业的核心是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

  经过调研和分析,可以总结如下:(1)景观建筑学作为新兴学科,在国际上哈佛大学 1901 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景观建筑专业,之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少数世界著名大学也相继设置了此专业。在国内发展较晚,底子薄弱,仅有少数几所名校开设,综合来看处于起步阶段,其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力还不够。(2)设计表现与施工的衔接度不够:景观建筑设计中过于强调图纸的艺术化表现,实际空间却不尽如意。在现代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许多设计师、规划师为了迎合社会上的现实需求,在图纸上反复推敲,极力表现平面图和效果图的美感,讲究整体和统一,力求做到完美展现,而对场地为谁服务置若罔闻,造成建成后大为逊色。(3)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彰显力度不够: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各种表现形式,很多景观建筑从形式出发,其设计盲目借鉴,没有对场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在功能、定位上有所偏差,既不充分考虑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不遵从景观建筑功能与艺术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不伦不类的景观建筑到处遍地开花;也有些人在设计景观建筑时,缺少对场

  地地域特征的科学认知与评价,由此导致了不同场地环境的景观建筑同质化的尴尬局面,造成建成使用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的自然特征、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社会结构和审美价值观等,它们积淀成了这个地区的场所精神。景观建筑学的工作任务之一是设计景观建筑,这种建筑是物质形态和文化载体的共同体现,需要以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参与为基点,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设计中要把建筑所表达的意境传达出来,要求设计师对项目的各种背景和性格特征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对其提取及注入,寻找与场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需求相一致的建筑形象,从而使建筑的美具有更深的内涵,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升华。对于景观建筑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成分,就不可能做出有内涵的作品。分忻一下现当代成功的景观建筑设计实例,大都强调了这种场所精神的重要性。事实上,要规划设计一个景观建筑作品,如果没有传统的场所精神,没有来龙去脉,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品。好在许多设计师已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灵感,如景观建筑大师巴拉甘的作品。他在借鉴了多元化的设计语言后,将其与墨西哥地方气候生活状态相结合,最终成功捕

  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推动了城市化运动,随着经济的繁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相伴而生。在脆弱的生态系统面前,我国已开始逐步意识到生态观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思想引入当代景观建筑学中,在设计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景观建筑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应当是景观建筑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景观建筑生态观应当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份子来思考,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设计思维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规划,以多角度评价其整体价值,来实现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是国内比较典型的对原有旧厂址的改造工程,经过精心设计后,使保留着的厂房和各种设施成为极具有欣赏价值的生态景观建筑。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和多空间的发展理念,反映在现代景观建筑学领域中,则是一个以提高人类生存状态为基础,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各种资源的前瞻性设计理念,已成为景观建筑学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设计中应将其作为战略并加以运用。景观建筑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之间辩证统一的动态的发展,该理念在协调现实与未来、功能与精神、人与自然等多种矛盾上有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景观建筑师理查德・哈格承担的建于 1906 年的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废弃空间进行改造的西雅图煤气厂项目,成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景观建筑学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挑战。因此,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发展需在正视现状的基础上尤其要做到真正地去理解和运用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同时结合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以促进这一学科的良性发展。

  [1]邱建,崔珩.关于中国景观建筑专业教育的思考[J].新建筑,2005(3):31.

  [2]逯海勇.现代景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韩效.景观建筑学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状况的思考[J].四川建筑,2004,24(2):18.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建筑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提升其居住应用舒适度和健康水平,注重在建筑住宅中融入生态建筑理念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也确实在建筑住宅设计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效果,尤其是从设计环节中采取恰当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构建,更是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应用价值,具备着较强的研究意义。

  生态建筑理念是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就是指充分运用自然生态环境,促使相应的建筑物能够表现出理想的生态化效果,这种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涉及到了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环境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保障生态建筑理念能够在建筑物中体现出理想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相处,更是需要引起建筑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提升其生态化表现。基于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住宅中的应用来说,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住宅应用中人员的生活质量改善意义重大,能够充分确保建筑物应用人群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其同时也符合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高效、清洁、低耗等方面具备着较强的价值表现,能够为人们提供美观、环保、健康的居住环境,值得在今后的建筑住宅构建中推广运用。

  对于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念的合理应用来说,首先针对风环境进行恰当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保障风环境能够在建筑住宅中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才能够较好提升其生态化表现。这种风环境的恰当运用主要就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住宅布局来实现,其设计依据主要就是建筑住宅周围的气流状况以及气候状况,结合这一基本特点,参考建筑住宅的基本功能需求,进而也就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建筑住宅对于风环境的应用效果,这种应用效果的提升不仅仅是促使风能够进入到建筑物室内,还需要尽可能避免一些较为严重或者是恶劣风的影响,通过设置恰当的屏障来进行处理。具体到这种风环境的恰当运用中,自然通风的设计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这种自然通风的设计不仅仅能够达到理想的风环境协调应用效果,还能够体现出较强的节能表现,经济性比较理想,这种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建筑住宅的结构进行有效布局,尤其是对于门窗等关键通风设施进行恰当布置,促使其能够达到风力能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建筑住宅设计中对于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还应该着眼于相应的绿化设计以及水景构建进行分析探索,促使绿化景观以及水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住宅周围的环境水平,并且较好缓解当前“热岛”效应问题。这种绿化以及水景的恰当设置应用需要结合建筑住宅自身特点及其周围存在的具体资源条件进行设计,如此也就能够在实现水景以及绿化景观构建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约资源,比如对于绿化景观的构建就应该尽可能采用当地一些植株,如此不仅仅能够保障绿化景观的成活效果,还能够满足于经济性需求。此外,具体到绿化水景的相关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建筑住宅应用人群的基本需求和相关设计进行结合,保障设计完成的绿化景观以及水景能够较好满足于建筑住宅应用人群的基本需求,避免流于形式问题的产生。

  针对建筑住宅设计中的日照状况进行恰当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的设计方式和手段就是遮阳和采光,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建筑住宅能够在日照和热辐射方面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优化控制效果,降低其对于建筑住宅的不良影响和威胁。具体到该项设计工作中来看,为了确保遮阳以及采光设计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恰当的计算分析,而计算分析所需要的相关参数信息也就需要针对周围气候环境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了解其基本表现,进而才能够提升其设计的可靠性。此外,这种遮阳和采光设计工作还应该具备较为理想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设计中提升其应用的灵活性,促使其能够针对外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任何季节均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建筑住宅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也是生态建筑理念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围护结构的合理布置除了针对建筑住宅发挥较为理想的保护效果之外,还应该促使其在建筑住宅热环境改善中表现出理想的价值,这也正是围护结构设计的生态建筑理念应用要求所在。基于这一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说,相应的围护结构设计应该重点做好相关保温处理,降低建筑物内部热量的散失效率,如此也就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节能效果;此外,从太阳辐射方面进行恰当设计,避免太阳辐射对于建筑住宅的影响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体现在噪音污染的防控上,这也是确保建筑住宅舒适度和健康性的关键指标所在。这种噪音污染的有效控制主要就是围绕着建筑物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其相关材料的隔音效果,尤其是对于门窗结构,更是需要重点确保其具备理想的隔音表现。此外,针对建筑住宅中存在的其它污染问题,加强实时监测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对于建筑住宅室内环境健康性控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住宅设计工作发展而言,恰当运用生态建筑理念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这种生态建筑理念的合理应用能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理想的节能、环保、经济效果,进而满足于人们对于建筑住宅多方面的需求。

  [1]李明,饶永.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5(5):24~25.

  [2]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3]尹燕翀.浅谈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2(3):324+114.

  2)建筑的总体布局应方便使用顺应物流和人流。设计过程中应画出流线分析图,尽量减少人和车,人和物,员工和来宾之间的交叉。厂区内的建筑应该整体考虑,主次分明,对外功能较强或者功能重要的建筑应具有标识性。厂区内的空间设计更是不能忽略的内容,应考虑空间的主次,主次轴线的安排,广场的设置。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主要建筑前面应有主要广场的衬托。而主轴线可以是厂区内的主要人行或者景观大道,也可以是指向主要建筑的空间序列。厂区内建筑的尺度往往比一般民用建筑更为巨大,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设计厂前区的民用建筑。某汽车厂厂前区综合办公楼最初的方案是个长300m的办公楼,且不论使用的不便,更有防火的要求和结构设计的不经济。这种对建筑尺度的迷失应该在设计中尽量避免。而我们在设计中也不要忘了人舒适的步行距离是200m~300m,过大的尺度往往意味着人性化的缺乏。需要人步行交通的建筑之间距离不宜过大。厂区内的民用建筑,宿舍食堂办公楼等与体型巨大的厂房如何在体量上取得协调,如何避免这些体量较小的建筑在庞然大物面前显得渺小而杂乱。在某汽车厂前区中,我们采取把几个小建筑连成整体而与巨大的厂房取得平衡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厂区内的建筑风格,设计手法,建筑材料和颜色都应该统一,与周边建筑也应该协调一致。体现工业建筑的美感,体现高效,现代,严谨的工业精神。建筑外观的统一也是形成一个建筑群的必要前提,过多的色彩和体型变化将成为游乐场的效果,而不是一个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厂区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对城市的影响,临街立面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厂区内建筑应符合规划局确定的地块性质和建筑风格。

  厂前区内的办公研发食堂等建筑作为使用方便和舒适更为重要的民用建筑,建筑单体设计应该从平面功能做起,而不应该是先做外观然后去凑平面。平面布置原则如下:根据厂区布局先确定建筑主入口的位置和朝向。确定建筑最优的朝向。熟悉建筑防火规范,民用建筑通则,无障碍设计规范等并加以遵守。遵守规划局关于本地块的限高限界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要求。

  1)功能合理。内外分开、动静分开、洁污分开、有气味和噪声等干扰的房间尽量隐蔽。交通便捷,入口位置靠近主要道路,卫生间楼梯布置均匀使得到各处距离尽量相等有利使用,并利于建筑结构受力。人员停留多的房间都有好的朝向,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没有暗房间。

  2)结构形式合理。多层建筑多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合理柱距为7.2~8.4,考虑一个柱距可分隔为两个开间为3.6~4.2的小办公室。如有地下停车场则应考虑一个柱距能停3辆车,则柱子间净距大于7.5m。普通办公楼柱距大于9m时梁高过大,影响层高非常不经济。bck体育官网入口但多功能厅,餐厅等大空间则可以采用9m~12m的柱距,并尽量把这些大房间放在顶层,或者独立于主楼设置。办公楼的层高在3.6m~4.2m之间为宜。《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办公楼净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一类办公建筑不小于2.7m,二类办公建筑不小于2.6m,三类办公建筑不小于2.5m,某高层办公楼1:层高4000,梁高h=800,净高2740。某高层办公楼2:层高3850,边梁h=1000,框架梁h=550(宽扁梁),净高2700。某高层办公楼3:层高3900,梁高h=550(宽扁梁),净高2700。笔者所在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厂前区方案组2012年设计的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办公楼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3850,净高2700。

  基于社会与行为学,景观建筑涉及更加凸显人性化,如为了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而进行特别的设计。这一领域,需要设计师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其研究领域也相应地包括设计评估建成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等。

  与美国景观建筑的实践活动相比较,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可以从中获得如下启示。

  3.1要对原有的专业范围进行拓展。美国的景观建筑涉及生态、流域、区域风景、国家公园、城市布局,以及保护自然资源、能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一切设计领域。在各个领域中,景观建筑师通过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在宏观与微观方面,不断创建并调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因此,相比较而言,全面进入城市领域应该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专业技能与优势,并与生态学、城市学、环境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构建高效、和谐的城市环境体系,为推动我国城市环境的发展贡献力量。

  3.2积极参与城市的设计与改造。美国的景观建筑是伴随着城市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景观建筑设计全程参与了其城市公园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建设城市休闲广场、复兴中心区、保护商业步行街的历史地段等实践活动,创造出了很多景观建筑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如洛克菲勒下沉式广场、亚利桑那中心广场、达拉斯市艾利德银行前的喷泉广场等。鉴于此,我国的风景园林应该突破专业单一的局限性,结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先进理念,利用丰富的园林设计知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改造、和设计的进程中。

  3.3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目前,我国的园林设计的落后的手工作业模式还比较普遍,只在一些简单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技术。而美国的景观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不仅减轻了手工设计的劳动强度,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质量,扩大了专业范围与设计领域。

  3.4坚持进行全面的生态规划。当今世界,都对生态城市的发展予以重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进程中人们的共识。基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美国新的生态城市景观已“不再把规则与不规则分开、几何形同自然形态分开、建筑与自然分开、整体与局部分开”,从而以一种新的城市景观审美倾向应运而生。在这里,我国的风景园林能够得到的启示是:鉴于迅猛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被破坏,我们必须从整体的生态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例如:海南的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规划,日本的“环境立国论”,都是全面进行生态规划的典型。

  我国的风景园林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专业。说其古老,是因为我国的风景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说其年轻,是因为它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我们可以风景园林的优良传统;在广阔的发展空间里,还需要我们掌握更丰富的园林设计建设的专业知识。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努力突破传统专业的束缚,进一步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二是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面向更加广阔的专业领域,积极培养我国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使景观规划设计师、建筑师成为通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园林设计建造知识。而且要具有工程技术和设计学的创造能力,同时要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感。因为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不断扩展的城市版图,要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师、建筑师不仅要出色完成设计和建造的任务,而且还要致力于对景观的保护与拯救。因此,培养我国的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绝不是仅仅限于园林专业技术能力方面,而是应以园林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对于与其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也要进行全面的学习,从而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推进。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推动风景园林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景观建筑是未来我国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美国的景观建筑所以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景观建筑行业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离不开各方面的呼吁与重视。

  总体建筑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应尊重城市的机理,研究城市的机理演变规律,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同时要根据电厂厂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园林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因燃机电厂根据工艺要求不同,附属建筑在电厂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建筑物有十数幢,加上各种外露设备及贮罐等,对电厂整体外观的影响不可忽略,总体建筑布置时综合考虑工艺流程和降低造价的要求,将部分设备如部分水池等做埋地处理,将厂区变压器用降噪板进行围闭,对其他部分外露设备,做绿化遮挡处理,通过增加绿化面积,这样尽可能的保证场地内建筑构筑物体型的统一。

  与常规的燃煤电厂相比,城市燃机电厂无论是从厂区的占地面积、还是从建构筑物的体量上来看,都比燃煤电厂要小得多。我们看不到庞大的水塔、连续的栈桥,更看不到200m高以上的细长的烟囱,主厂房的体量更类似于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城市电厂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应适当弱化工业建筑造型,加入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元素,以简洁的、更富有艺术感的类公建造型来达到与周边环境融合的目的。

  在具体设计时,应该对燃机电厂生产建筑物特殊性进行分析。因生产工艺要求,基本含有主厂房、锅炉房、烟囱、底层工业厂房以及厂前生活区,其中主厂房、锅炉房、烟囱体块最大,直接影响着城市立面的美观,是城市电厂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主厂房模块建筑设计时,通常对主厂房采用了“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利用底部实墙、玻璃幕墙与压型钢板间不同材质、不同表面产生的划分,将主厂房高大完整的体块,分割为多个体量相近的体块,使其尺度更贴近城市空间的尺度,同时主厂房近人的部分,设计采用公共建筑的细节处理手法,使主厂房造型更具有了大型公共建筑的形象与气质;通过采用冲孔铝板将锅炉及机力冷却塔等大型设备进行包裹处理,同时运用建筑设计相关手法,赋予其富有雕塑感的造型;烟囱是整个电厂的制高点,也是常规电厂的标志塔,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其当做城市的纪念塔或者电视塔造型概念处理,去掉原来死板的电厂形象,使之真正成为该城市区域的地标建筑。一般辅助厂房建筑物立面造型力求简洁统一,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城市电厂建筑设计时也应该在建筑单体平面组合上,与工艺专业紧密配合,优化设计,尽量将各种工艺车间合并布置,使得厂房交通流畅,并根据平面布置情况,适当设置相应的宽敞舒适的公共休息空间,形成相对丰富的空间系列。

  厂前生活区建筑一般以生产办公楼(含汽车库)、宿舍楼(含招待所、检修宿舍)、职工食堂、综合活动中心等组成。该区与主厂房以及附属生产区应通过道路及绿化庭院分隔,层次分明的绿化隔离带,结合雕塑、景观绿化广场,使其成为相对安静,靓丽整洁的区域。厂前生活区的规划,设计理念以为员工创造舒适环境为核心,建筑错落有序,街巷纵横,建筑主从关系明确,庭园广场穿梭其中,通过现代建材及建筑手法,以崭新的形象形成充满情感、层层入境的空间序列与叙事结构。厂前生活区建筑作为燃机电厂地标建筑,而且是厂区形象的重要展示,该区域建筑设计,应该结合企业文化,城市脉络,城市电厂员工的实际需求,从各个方面深入设计,体现出既传承又创新的特质。某城市电厂效果图。

  良好的城市电厂景观能树立和宣扬企业的形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城市区域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电厂景观设计主要是分为生产区景观设计,场前生活区景观设计、场界景观设计。生产区景观设计,主要是将厂房与道路之间产生的零星空间作为生产区景观节点,通过绿化美化、设置小品、雕塑等,丰富景观层次。厂前区景观设计,关键是在建筑之间精心的组合布置前提下,适当的增设封闭及开放景观广场,适当增加室外绿化面积,合理组织停车场地与道路交通,这样厂前区景观空间疏密有致,开合有度,与环境更加协调,成为展现优秀企业形象的靓丽窗口。场界景观设计同样十分重要,城市电厂为了方便内部的运行管理以及降噪措施要求,一般会用适当用围墙将其与城市道路隔开,但围墙设计不同会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应与城市整体景观保持一定的联系。例如在城市电厂景观设计时,围墙可高度不一,错落有致,类似跳跃的音符,或者围墙上做室外艺术画廊,成为城市道路边一道具有艺术气息的风景线噪声控制以及环保电厂建设场所设计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城市电厂设计时应考虑改善人们对工业建筑特别是电厂建筑的不良印象,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发电厂的运作和人类与能源的依存关系。因此我们在城市电厂设计中应该发展用地建立电力科普馆,向公众展示电厂生产过程及先进设备,环境保护的设施,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以及城市电厂如何采用各种措施进行降噪处理,对城市周围不产生噪声污染的实例,介绍当今各种清洁能源,向公众推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为城市广大中小学生的电力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在飞速发展,城市电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对其厂区环境、建筑外观形式、内部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电厂建筑设计应转变思路,树立精品意识,依靠精心的优化设计,协调好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关系,合理平衡电厂环境内部的矛盾,城市电厂与城市环境外部矛盾。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